校友之家

辽大故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友之家 > 辽大故事 > 正文

刘祁涛:化学系第一次国际学术活动纪实

发布时间:2021-10-30  浏览次数:

 “文革”结束后,我国高校在十年被破坏、摧残后,迎来了新生。1978年3月,在党中央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,邓小平同志作了十分鼓舞人心的重要发言。他说: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”,并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“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”,“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”。并且说“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,做出贡献,就是红的表现,就是红与专的统一”,要求“必须保证知识分子六分之五的时间搞业务”。这次会议极大的鼓舞了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全国知识分子。会后,很快就在全国知识分子中掀起了学习专业理论、钻研业务的高潮。

辽宁大学化学系的教师,除少数几位老教师外,大都是大学毕业于1960年前后的年轻教师,本来专业知识基础就不厚,教学经验也不多,文革十年,又被迫远离科学,抛弃业务。这时大家都强烈地感到头脑空虚,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、科研要求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,大家都在日以继夜地学习、钻研业务,但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荒疏十年,无人引领、指导,难以跟上学科的发展。因此,都希望聘请有学识、有专长的资深专家来校讲学,帮助大家迅速提高专业学术水平。全国各地高校情况大体相同,地方院校更为突出。这时,中央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决定从欧美和日本聘请一批志愿来华的专家,到各高校讲学,帮助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。教育部列出了专家名单和简介,发至高校,由学校选择、教育部统一聘请。辽宁大学有关部门和化学系经过讨论研究,报教育部同意,决定聘请日本静冈大学理学部的广田文彦副教授,在辽宁大学举办为期一周的学习班,系统讲授“配位场理论”。全国各高校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学习班。学习班于1980年秋在辽大举办。参加听课的各高校教师总数近百人,除本校、本地之外,外省高校来听课的教师有五、六十人。那时, 国际学术交流还不多,这次由化学系主办的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在校内外都引起很大反响。学校科研处、教务处,兄弟院系和后勤部门都密切配合、大力支持。我当时担任化学系副主任,具体负责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。

外国专家讲课,翻译是头一个大问题。当时,化学系还没有既熟悉有关专业内容,又胜任日语口语翻译要求的教师。经过调查了解和学校有关部门的推荐,我们选中了物理系的陈水教授。陈水老师是台湾人,曾经留学日本,后又赴美国留学,在美国学习、工作多年,“文革”后期回国工作的。他的专长是统计力学,对量子力学,原子分子物理也颇有造诣,尤其精通日语、英语,是难得的理想人选。开始,因为对陈水教授不了解,我们很担心陈老师这样的有资历的“海归”教授,是否愿意担任这样的没有多少学术内涵,基本是服务性质而且很劳累的口译工作。但经过和陈老师面谈并介绍一两本有关专著给他看过以后,他非常理解我们,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聘请,只提出希望开讲前一周能拿到讲稿或详细摘要,做点准备。经过与广田教授联系,如期得到详细摘要,陈老师看后表示满意,说没有问题。

学习班按计划如期举行,外地来听课的教师就住在学校招待所或自行解决住宿,吃饭就在学校教工食堂。大家并不在乎吃住等生活条件,只想学到真知识。当时,我们还没有条件较好、大小合适、能容纳100人左右的阶梯教室,与学校有关部门商定,临时将当时学校条件最好的大会议室——图书馆103号加以改造,布置成讲堂。整个一周的讲课都是在这里进行的。那时,既没有电脑,也没有屏幕。讲课人和翻译全凭口述和写黑板,听课人就是耳听加笔记,但讲课效果出奇得好。讲课人和翻译人认真细致、一丝不苟,听课人耳听手记、全神贯注,每次讲课整个会议室都是鸦雀无声。每次课后还总有些人要提出问题与广田先生讨论,这时最忙乎的是陈水老师。记得好几次我怕陈老师太累了,不得不打断他们的讨论,让广田先生和陈水老师休息。大家也都很理解和合作,普遍反映很有收获。

除了系统讲课之外,我们还组织了部分教师和广田先生的小型座谈会,互相交流学校的管理体制,特别是化学系的专业设置、课程安排、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。还请他参观了化学系的实验室。广田先生回国以后,不只一次写信表示感谢我们的盛情接待,希望保持联系、多多交流。他还赠送我一本由他本人翻译的美国著名化学家D.Sutton著,Electronic Spectra of Trasition Metal Complexes一书的日文版。此书内容精炼,印刷、装帧精美,我一直保存至今。我阅读后发现,这的确是一部内容丰富而讲述精炼、深入浅出的好书,他这次讲课的内容多有取自此书。以后,此书也成为我有关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参考文献。

这次国际学术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,一是正逢其时,二是选题适合要求,为多数人感兴趣,三是主讲人既有相当水平又很认真,四是翻译专业、语言水平俱佳。参加学习班的外地兄弟院校的老师,普遍表示满意,对辽宁大学的组织工作表示赞赏,特别是对陈水老师的翻译赞不绝口。说辽大还有这样水平的教师,出乎意料。确实,那时“文革”刚结束不久,人才断层,对学科近期的新兴理论和外语口语翻译均有较高造诣的人的确不多。多年后,和当年参加研讨班的外校教师聊起这次活动,大家仍然记忆犹新,感到亲切,说在那个百废待兴、知识饥渴的年代,辽大举办的这次活动是雪里送炭,的确从中学到了新的、有用的知识,认为辽宁大学化学系做了一件很有意义、很有影响的事情。